税收调控 编辑词条

目录

  概述
  定义
  特点
  方法
关联知识

概述

  税收调控是国家以税收方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,强制、无偿地调节各方面经济利益,从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方式。通过调节消费需求而影响生产、流通。在各类税收中,又可以再设若干不同税种,以调节不同的征税对象。

定义

  每一种税的设置都有它一定的经济目的和发挥作用的范围。如对投资征税是对生产领域进行调节,是税收调控的第一个层次。对流转额征税是对流通领域征税,是税收调控第二层次。它在社会商品价值实现环节进行调节,控制流通环节,波及生产、分配和消费。对所得征税是对分配领域进行调节,是税收调控的第三层次;它在国民收入分配环节进行调节,控制各方面的收入水平,从而控制投资和需求,影响生产、流通和消费。对财产和消费行为征税,是对消费环节进行调节,是税收调控的第四层次。

特点

  调控范围的广泛性

  税收在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中,可以将触角深入到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、各个层次,深入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单位,因而不仅可以调节横向的经济利益,而且可以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、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纵向经济利益,从而在纵横两个方面调节经济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度。税收还可以对其他经济调控手段调节后的经济利益进行再调节,以此来扫除其他经济调控的死角。

  调控对象的针对性

  针对某一对象有目的地进行调节。对不同的征税对象设置不同税种、税目和税率,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适当调整税目、税率,或者实行减征免征或加成征收。

  调控力的刚性

  税收以国家颁布的税收法律为依据,强制实施调节。国家税收法规一经颁布,就必须依据法律强制执行,依法征税,以率计征。根据法律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,只要发生了按照税法规定必须纳税的收入和行为,就必须依法纳税,对违反税法者,都要受到经济制裁或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置。由此,税收调控具有不容置疑、不容对抗的权威性。

方法

  1、改变税收负担水平,以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关系。提高生产者税收负担,将抑制总供给的水平;比如提高增值税、营业税、关税、资源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负,便会减少生产者收益,从而起到抑制总供给作用。提高消费者的税收负担,将抑制总需求的增加;提高消费者的税收负担可从提高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负着手。提高投资者的税收,从短期内会抑制总需求,从长期看,则抑制总供给水平;反之,降低投资者税收,短期内会增加需求,长期内会增加总供给水平。

  2、改变税率结构,以调节人们收入水平和经济结构。所谓税率结构,是指税率在不同收入水平、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布。税率的高低,直接关系着纳税人的负担,关系着纳税人的经济利益,从而成为税收调控的一个最敏感部分。纳税人对税率的反映最为灵敏,最为迅速。不同税率的运用,体现税收调控的深度。对不同收入水平征税的税率不同,有助于公平分配,调节人们的收入水平。对不同产业部门的税率不同,有助于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,调节产业结构,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。


0 支持 词条对我有帮助

免责声明:本站法规文件转自:政府网、政报、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文本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,请核对正式出版物、原件和来源。

参考资料:
 
解释原文:
注:如果不填则默认为对全文进行解释
参考资料:
对应网址:
  
 
开放分类: 我来补充
 
相关词条:
无相关词条
 
相关问题: 我要提问
无相关问题
 
评论: 参与评论
发表评论

 

点击刷新